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
奮起湖
奮起湖位於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,海拔約 1,400公尺,因東、西、北三面環山,中間低平,形如畚箕,故舊稱畚箕湖。由於此區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之中點,早年以老街、便當和四方竹聞名。同時,它亦成為附近村落趕集聚散之地,因而村落聚集在火車站附近。
奮起湖的房舍依山坡而建,火車站下方有一條五百公尺左右的老街,街中的店家販賣特產,例如當地的便當、豆腐和糕餅等美食,總是吸引不少遊客購買。由於旅遊興盛,這條臺灣海拔最高的老街也成為許多人旅遊阿里山必訪的地點。奮起湖老街位於車站下方,早年沒有街名,當地人僅以「街仔」稱之,是奮起湖商家最早聚集的地方。在阿里山公路、鐵路未開闢前,這兒即已略具雛形,可說是條百年老街。
遊客走在老街中,彷彿進入時光隧道。尤其,老街聯外道路,全是石階步道。一層接著一層,上上下下,面積不大,像極了北臺灣九份的縮小版。更因為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有點類似九份,因此也有人稱它是阿里山的九份,或是阿里山的悲情城市。
四方竹位於奮起湖火車站斜前方,因枝幹為四方形而得名,原產於四川峨嵋山,東傳至日本後,民國13(1924)年再由日本移植到臺灣。目前僅溪頭與奮起湖兩地才有,而奮起湖更是第一個種植的地方。義母樹位於通往太和與來吉的公路上,是指一棵長在山姆樹背上的枇杷樹,兩樹根連結在一起,又稱挨子樹。
站在大凍山觀日峰頭,可欣賞由東方玉山群峰中昇起之日起。七星石約有十幾塊巨石組成,岩石形狀不一,有的像哈巴狗、有的像蜂巢,其中有一塊大石,平坦如床,上有一酷似腳印之凹印,人稱仙足印。巨墓碑則是一塊高約30公尺的小石山,岩壁平直,酷以墓碑。
位於車站西南側的蝙蝠行宮約有兩百隻蝙蝠棲息,牠們春夏來、秋冬去,把此當行宮。英雄壁為一座斜度60度到90度不等的三重峭壁,是訓練爬岩的好場所,而三重峭壁間所形成的一條深過百丈的天塹奇觀更是驚險曲折。
此外,奮起湖當地的山野菜、筍、草仔粿與愛玉子等都非常可口,建議您不妨品嚐。奮起湖風景區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kano園區
嘉市KANO園區,106年8月落成,讓大家重新看到嘉義市令人驕傲的棒球史。 像是在家庭教育中心對面的戶外音樂劇場、棒球雕塑區,有銅製的球棒、手套座椅。 地面上鑲嵌著石板,仔細一看,原來是電影《KANO》裡的台詞。例如,「沒有退路的木瓜樹,一定會長出肥美的果實」、「想要打好棒...

-
走入嘉義來到最近很火紅的梅山太平雲梯,梅山的太平雲梯光是長度就有281公尺、海拔約1000公尺,全台最長、海拔最高之景觀吊橋,沒訂到票也沒關係,在往梅山的騎車勝地『梅山36彎』可以站在制高點賞雲梯風光。 梅山太平老街
-
從明清時期開始,東石漁港就是臺灣西部重要的漁船進出港,早期漁獲甚豐,供應全臺各式海產,近年因港內泥沙有淤積現象而逐漸轉型為觀光漁港的型態。東石漁港位於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村,朴子溪出海口,在新漁港區域內興建有漁人碼頭設施,舊港距離新港約 1.5公里,漁人碼頭目前已是成為附近鄉民散步...
-
日治時期的官營林業事業始於阿里山,為了開發阿里山的林業資源,便興建了 阿里山森林鐵路 , 嘉義製材所 、營林貯材池與 臺灣總督府營林所 的職員宿舍等設施。檜意森活村的日式宿舍群興建於1914年至1943年間,並分為三至四批陸續興建。建築群可分為高級主管的一戶建、主管及眷屬的二戶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